服務熱線
4006-598-119
氣體滅火系統作為關鍵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其設計和安裝必須嚴格遵循規范和標準。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現場環境的復雜性,常常會遇到需要避讓其他專業設備和管線的情況。然而,隨意調整氣體滅火管網布置,可能嚴重影響滅火系統的性能,甚至導致系統失效,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因此,針對此類問題,必須采取嚴謹的應對策略,以確保消防安全。
本文將深入探討施工中因避讓其他專業設備和管線而需要調整氣體滅火管網布置時,應該采取的措施和策略,并從設計、溝通、變更、驗收等多個環節進行分析,旨在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以避免隨意調整帶來的風險,確保氣體滅火系統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一、理解氣體滅火管網布置的重要性
在討論應對策略之前,必須首先明確氣體滅火管網布置的重要性。氣體滅火系統通過在特定區域內釋放滅火氣體,降低氧氣濃度或中斷燃燒鏈,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其核心在于快速、高效地將滅火氣體均勻分布到保護區域的每一個角落。
氣體滅火管網的設計是基于嚴格的流體力學計算和滅火效果驗證的。管徑、噴頭數量、噴頭位置、管道走向等參數,都是經過周密計算和實驗論證的。任何未經論證的修改,都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滅火劑濃度分布不均勻: 部分區域滅火劑濃度過高,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或人員窒息;部分區域濃度不足,無法有效滅火。
噴射時間延遲: 管道走向變化可能導致滅火劑到達保護區域的時間延遲,延誤滅火時機。
系統壓力損失增加: 管道長度增加、彎頭增多等因素會導致系統壓力損失增加,降低噴射壓力,影響滅火效果。
系統可靠性降低: 隨意更改可能導致管道連接處承受額外的應力,增加泄漏風險,降低系統可靠性。
因此,氣體滅火管網布置的隨意更改,本質上是對原有消防安全設計方案的破壞,可能導致整個滅火系統功能的喪失。
二、應對策略:預防為主,嚴格變更
面對施工中需要避讓其他專業設備和管線的情況,更佳 的策略是防患于未然,在設計階段盡可能考慮周全。然而,由于實際情況的復雜性,難以完全避免此類問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遵循嚴格的變更程序,確保任何調整都經過充分的論證和審批。
以下是從設計、溝通、變更、驗收等環節出發,提出的應對策略:
1. 設計階段:充分協調,預留空間
早期介入協調: 在項目設計階段,消防設計單位應積極參與到整體項目的協調中,與建筑、結構、給排水、電氣等其他專業進行充分溝通,了解各專業的管線走向和設備布局,盡早發現可能存在的沖突點。
三維建模協同設計 (BIM): 采用BIM技術進行協同設計,可以直觀地展示各專業的管線和設備,方便發現沖突并進行優化調整。通過BIM模型,可以模擬氣體滅火系統的噴射效果,驗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預留足夠空間: 在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氣體滅火管網的維護和檢修空間,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管線或設備的增加,預留足夠的空間,避免后期施工中頻繁出現避讓的情況。
優化管網走向: 盡可能選擇簡潔、直接的管網走向,減少彎頭和連接點,降低系統壓力損失,同時也能減少與其他管線沖突的可能性。
標準化設計: 對于不同區域或不同類型的保護對象,盡可能采用標準化的管網設計,提高施工效率,減少設計變更。
2. 施工階段:加強溝通,嚴格變更
施工前交底: 施工單位應在施工前組織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詳細講解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明確管網走向和噴頭位置,強調不得隨意更改的重要性。
加強現場溝通: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加強與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其他專業施工單位的溝通,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對于可能存在的沖突,應及時上報,并組織各方進行協商,尋求更佳 解決方案。
嚴格變更程序: 任何需要調整氣體滅火管網布置的情況,都必須嚴格按照變更程序執行。未經設計單位批準,不得擅自更改。
提出變更申請: 施工單位應詳細說明變更原因、擬調整的方案,并提交變更申請。
設計單位論證: 設計單位應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論證,評估變更方案對滅火效果的影響,并提出修改意見。
建設單位審批: 建設單位應根據設計單位的論證意見,審批變更申請。
監理單位監督: 監理單位應監督變更方案的實施,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變更記錄: 所有變更過程都應詳細記錄,包括變更原因、變更方案、論證過程、審批結果等,作為竣工資料的一部分。
3. 變更方案的制定和評估
在制定變更方案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對滅火效果的影響: 變更方案必須確保滅火劑能夠快速、均勻地分布到保護區域的每一個角落,達到預期的滅火效果。
對系統壓力的影響: 變更方案應盡可能減少系統壓力損失,確保噴射壓力符合設計要求。
對系統可靠性的影響: 變更方案應避免增加管道連接點和彎頭,降低泄漏風險,提高系統可靠性。
對施工難度的影響: 變更方案應盡可能簡化施工過程,降低施工難度,縮短施工周期。
經濟性: 變更方案應在滿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成本。
常用的變更方案評估方法包括:
流體力學計算: 通過流體力學計算,模擬滅火劑在管網中的流動情況,評估變更方案對滅火效果和系統壓力的影響。
實驗驗證: 對于重要的變更方案,可以通過實驗驗證其滅火效果,確保其符合要求。
專家評審: 邀請消防專家對變更方案進行評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4. 驗收階段:嚴格檢查,確保質量
在氣體滅火系統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嚴格的驗收,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驗收內容包括:
外觀檢查: 檢查管道、噴頭、閥門等部件的安裝是否正確,是否存在損壞或缺陷。
強度試驗: 對管網進行強度試驗,檢查是否存在泄漏。
氣密性試驗: 對管網進行氣密性試驗,檢查是否存在泄漏。
功能測試: 對系統進行功能測試,檢查報警、啟動、噴射等功能是否正常。
噴射測試: 對系統進行噴射測試,檢查滅火劑是否能夠快速、均勻地分布到保護區域的每一個角落。
對于經過變更的管網,應重點檢查變更部分的施工質量,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必須及時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施工中為避讓其他專業設備和管線而調整氣體滅火管網布置,是一項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隨意調整可能導致滅火系統功能喪失,帶來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應對此類問題,需要從設計、溝通、變更、驗收等多個環節入手,遵循預防為主、嚴格變更的原則,確保任何調整都經過充分的論證和審批,并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最終保障氣體滅火系統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為人員和財產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下一篇:沒有了